您当前位置:智库首页 > 文章

智慧升级!一文读懂如何打造教与学全过程的生态圈

来源: 未来学校研究院 作者:刘春凤 时间:2020-10-07 文档编号:16020821264927

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

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出现了最新形态——智慧教室

构建了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支撑教与学全过程的生态圈……

 

1 指导原则

 

01 总体规划、需求导向。

02 统一标准、分类建设。

03 可靠高效、创新拓展。

04 资源整合、互联共享。

 

2 实施重点

 

智慧教室系统由智慧教室端和云端平台两部分构成,这也是智慧教室实施过程中的重点。智慧教室端以软硬件环境建设为主,云端平台强调应用级别的系统和平台建设。

 

01 智慧教室端

 

 

 

基础设施系统设计和建设时,应从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保证教室布局的合理性和环境的舒适度,为教学提供可靠安全健康的空间环境。

 

智慧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交互式学习两大部分,不仅为智慧教学提供基础硬件支撑,也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实现师生的快捷访问云端海量资源和教育应用服务,打通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智能录播系统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和课堂再现,真正将资源、教学结合到一起,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智慧感知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或有线网将教室内的信息化设备物物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环境感知,对教室内的人、事、物、环境等全方位感知。

 

增强现实及人工智能系统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需求,融入可穿戴设备、3D打印、教学机器人等技术,实现课堂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无缝融合,使得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情景和更加直观的获取知识。

 

02 云端平台

 

 

 

设备管理系统应实现对教室物理环境和智慧教学系统设备设施的一体化控制和可视化管理,对各智慧教室内中软硬件装备、运行能耗等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为智慧教室的运维提供支撑。

 

教学管理系统在资源环境、教学、交互上为教学业务提供全方位支撑。

 

大数据分析系统在教学、教研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能力,为教师提供准确深度的学情分析,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和学习支持。

 

人工智能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匹配用户的学习需求,完成辅助教育和评估反馈,实现智能测评,最终高效、显著地提升学习效果。

 

各中小学在智慧教室的设计与建设中要与具体学科充分结合,同时,结合学校教务管理需求和建设预算情况合理配置智慧教室端和云端平台各子系统。

 

来源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创新发展成果

作者丨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春凤,原文有删节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篇:打破围墙!一文读懂未来开放式校园 下一篇: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新范式

READ 推荐阅读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