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智库首页 > 文章

用教育的力量塑造未来

来源: 产教云平台 作者:刘金凤 时间:2021-01-23 文档编号:16114101375044

作为教师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师范教育对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1219日,“未来学校生态大会--校长与教师发展分论坛: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师培养与职业发展”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会上,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金凤围绕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与探讨作了主题报告《用教育的力量塑造未来》。报告从教师发展政策解读、师范院校就业现状、研究中心相关情况、师范院校就业展望四方面进行了分享。

 

1

教师发展·政策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相关指示中,都对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我们要培养一批创新型、有职业素养的高素养教师队伍。同时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更高要求,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提高教师的收入,提高教师的地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近日也提出:要把师德师风放在第一标准,同时要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对于下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任友群司长主要提到三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发挥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这也同时也暴露了目前我们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师德师风有待提升、专业化素养有待完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关于目前的教师保有量,我们依据教育部官方信息总结了一组数据。

 

从教育学段来看,涉及义务教育、学前+特教、高中和高等教育四个学段;从四个学段的教师保有量来看,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前三个学段即18岁以前,其教师保有量占到了总体教师保有量的近90%,有超1500万的专任教师人数。可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保有量非常之大。

 

2

师范院校·就业现状

 

经过与全国近二十几所头部师范院校的就业处负责人沟通后,对于师范院校的就业现状,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

 

 

 

01 政策性就业。主要涉及公务员、事业编、入伍、三支一扶。“三支一扶”计划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基层人力资源,提高了基层机构服务水平,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政策性就业对于整个师范院校就业现状,还是占到很大的比重。

 

02 考研。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考研率很高,据了解,河南师范大学的考研率达到了30%

 

03 慢就业。慢就业是我们目前对于一些现状的一个总结,目前在一些地区如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跟这些地区的老师沟通有了解到,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好同时对自己未来没有清晰规划的孩子,因有家里的支撑也没有生活经济上的压力,所以相当一部分会选择暂时在家里学习、亦或出门旅游等。这一类我们把它总结为慢就业,其实还是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人群存在的。

 

04 刚需就业。涉及两大分支,民办教育集团和教育培训机构。

 

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民办学校,会选择去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进行招聘,因为待遇相对地方高,学生比较愿意去,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分支。同时,如上海地区的民办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是在赶超公立教育,很多当地人更愿意让孩子们进入私立学校就读,这与其他地区有点不太一样,也说明民办教育这块是办的非常好的;

 

教培机构覆盖了各个阶段,从小朋友出生的早教,到幼儿园阶段的一些兴趣班,再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各样补习班等,虽说目前整体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减负,但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还是要面临中考、高考,所以说教培机构还是教师需求量较大的一个市场。

 

3

研究中心·任重道远

 

基于国家政策的正向引导、目前较大体量的教师保有量及师范高校就业现状,在20206月,我们倡议成立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中心。

 

01 总体概况

 

研究中心依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生态支撑以及产教云数字化平台的技术支持, 2020814日正式成立! 主要依托区块链技术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能力测评,促进师范院校校企合作,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致力于免费公益性助力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赋能学生的多元化就业。

 

 

 

作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学术性机构,各师范类相关高校,教育行业有关企业(机构)均可申请加入。

 

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向教师领域发展的师范类、语言类和综合类高校在校师范生提供实习实践、职前培训、就业对接等服务。围绕师范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组织召集师范类院校教育专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教育行业师范类人才新标准,建立健全实习实践、职前培训、就业等平台,助力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提升。

>>> 关注!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点此跳转)

 

02 平台优势

 

截至目前,已有百余所师范类院校及数十家头部机构加入研究中心!

 

对于师范院校会员,涉及不少省属、部署的师范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对于师范企业会员,主要满足师范院校会员的学生就业,我们也在不断吸纳更多样的企业会员让学生更多元就业。

 

目前来说,已有不少教育局、公立校、大型民办教育集团及教培机构纷纷加入研究中心并开展一系列的人才引进合作。比如在教育局方面,我们与未来学校实验区(陕西西咸新区、山东滨州区等)当地教育局进行深度合作,发挥好平台优势,为更多的中小学多元化输入优质的教师;比如教培机构,目前已跟企业会员新东方签订战略合作,为新东方集团教师需求提供人才供给;比如大型企业,与科大讯飞、蚂蚁教育就人才需求进行深度合作。

 

从研究中心成立至今,已推动多所师范高校与机构的兴趣班、公益讲座、双选会等合作落地。

 

 

 

另外,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结合产教云的区块链技术,积极寻求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培训、师范生实习就业方面做了一系列创新:

 

1、为了提升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推出产教云教师云学院,进行线上技能培训和认证。

2、通过在产教云区块链平台上对技能,经验和资格证书的验证。利用产教云证书对资格证书进行验证,降低成本,消除欺诈并简化跨机构间的学分认证。

3、产教云招聘—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简历初筛,减轻Hr的劳动强度。

 

03 项目运营

 

研究中心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情:

 

 

 

1.定期召开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研讨会。以区域为划分,联动区域相关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民办院校、教培机构等,共同为区域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区域院校端与企业端的紧密联动。

 

2.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主要涉及各种各样的职前培训、行业培训等。

 

3.举办专场系列云就业活动。在年后开始启动一系列的云招聘活动,仍是围绕区域召开,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在一个更大平台上进行参与与选择。

 

4.开展师范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的方式,能够在师范类领域、教师发展领域以及未来教师发展相关内容上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4

师范院校·就业展望

 

不管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不管是准备进入事业单位、民办集团、教培机构、基层就业,还是综合性就业等,我们作为一个平台,希望可以连接更多院校及优质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促进产教间更多深度合作、完善育人机制,让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成为企业/机构真正所需人才。

 

在教育行业人才方面,我们期望通过研究中心这个平台能够为未来教师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也期待能与更多关心教育人才发展的同仁们有更多的交流!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篇:朱永新: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下一篇:深扎根系,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READ 推荐阅读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