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智库首页 > 文章

2017年全国教育现代化核心进程指数达56.27,仍面临五大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8-11-29 文档编号:15434762243872

11月10日,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和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组成,是当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指向。在本次论坛上,由长江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指数2017》出炉。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现代化核心进程指数达56.27,较2016年增长0.96。其中,北京的核心进程指数位列第一,为81.74,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上海位列第二,为75.89;江苏位列第三,为63.85。


从其测算结果来看,当下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已经过半,但省域之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还参差不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其范围效应和带动效应开始凸显。


通过对该指数的分析,也反映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第一,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尚需提升质量、加快速度。以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35年,全国半数以上省域难以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整体目标。


第二,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重视不足或努力不够,一些指标会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躺着就能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中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潜力巨大,但困难不小。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仍然受制于地理、经济和人口等传统因素,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因素的应用不充分使得其发展依旧缺乏动力和可持续性。


第四,外部强制性政策与制度变迁仍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而内部诱导性改革与制度变迁尚且不够。纵览2017年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缺乏有成效的内部改革,在教育绿色发展、教育法治、教育创新、教育投入等维度上推进缓慢。


第五,教育现代化发展还不均衡,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因素尚未发力,破除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马太效应”还需多维度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提高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意识和科学认知,共同构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篇:人工智能+教育,值得关注的五大趋势和五大问题! 下一篇:深扎根系,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READ 推荐阅读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