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教育现代化核心进程指数达56.27,仍面临五大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8-11-29 文档编号:15434762243872
11月10日,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和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组成,是当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指向。在本次论坛上,由长江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指数2017》出炉。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现代化核心进程指数达56.27,较2016年增长0.96。其中,北京的核心进程指数位列第一,为81.74,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上海位列第二,为75.89;江苏位列第三,为63.85。
从其测算结果来看,当下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已经过半,但省域之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还参差不齐。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其范围效应和带动效应开始凸显。
通过对该指数的分析,也反映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第一,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尚需提升质量、加快速度。以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35年,全国半数以上省域难以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整体目标。
第二,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重视不足或努力不够,一些指标会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躺着就能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中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潜力巨大,但困难不小。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仍然受制于地理、经济和人口等传统因素,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因素的应用不充分使得其发展依旧缺乏动力和可持续性。
第四,外部强制性政策与制度变迁仍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而内部诱导性改革与制度变迁尚且不够。纵览2017年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缺乏有成效的内部改革,在教育绿色发展、教育法治、教育创新、教育投入等维度上推进缓慢。
第五,教育现代化发展还不均衡,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因素尚未发力,破除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马太效应”还需多维度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提高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意识和科学认知,共同构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

扫一扫分享本页
编者按全美创业教育调查是美国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历史最久远、最具综合性的调查。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和类别、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探究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态,不仅有助于推动美国创业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也对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业精神、活力和灵活性的经济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初创企业是美国经济...[详细]
2018年12月17日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