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做教育,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育人”
来源: 明教育 作者:付永 时间:2019-10-09 文档编号:15706345144490
编者按
前段时间,被好友介绍接受了一位算是权威媒体总编的约谈,期间,她问我“什么样的人才能做教育?所有的人都能做教育吗?”
先是一愣,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深入思考过。“每个人都可以做教育啊。”“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教育,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育人’。”我紧跟着补上一句。
说每个人都可以做教育,是因为教育无处不在,从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各个场景都有教育的存在,每个人参与其中,做好自己,其实就是在做教育。因为,他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在影响别人,这也是教育。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教育,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育人”。因为,“教育”是个伟大高尚的事情,真正的教育需要真心热爱的人,且有专业能力的人方可以做。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人,其实门槛特别高,应该是这个社会最精英的人,最有爱心、最有理想情怀和最会学习的人才能做“教育人”。
教育,曾被我们视为最伟大、最高尚、最光辉的职业,也应该是这个世界上门槛最高的职业,但当下的教育好像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机构都可以做。当然,也包括我和我的机构。
01
成为真正教育人的前提一定是真心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是个懂爱,会爱的人。
七八年前,由于不安分,也由于现实的诱导和压力,携带者传媒和公关印迹的我歪打误撞进了教育这个圈。因为快速疯狂阅读了数百本的教育书籍,见了几个教育专家,走访了几个牛掰的教育机构,没多久,(表面谦逊而内心狂妄的)我们自称是“教育圈最懂传媒公关的,公关圈最懂教育的”。当初的我们,如同很多“教育人”一样,对现行的教育好像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和所谓观点,并自诩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教育,那中国的教育一定能发生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那个时候的爱,是对教育大势和前景的爱,对本质教育的爱还理解尚浅。七年年多来,我和DE摸爬滚打,上山下海,上天入地,我真切理解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好教育,在我们自己都没有被教育好的前提下,我怎敢说自己是教育人?现在想来,我们的脊背阵阵凉意,就多读了几本书,多见了几个人,就自诩是教育人,甚至是教育达人,想在想来,多猖狂,多可怕,多无知啊。
去年年底,我在南方遇到了一位省级示范学校的校长,工作言谈中他多次表示他真的不喜欢教育,更不喜欢孩子。说实话,一听到这样的话,我对这位校长所有的好感顿时消失殆尽。一个不喜欢教育,不喜欢孩子的校长,进入快有了40年的教育生涯?!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教育人呢?
我说我是误打误撞进入了教育圈,即使有环境等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我的爱,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生命。我总想把我童年成长的经历,自己学习和教育子女的心得方法分享给别人。因为爱,所以才义无反顾,因为爱,所以才懂得了尊重和成全。
爱,有时是本能,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懂爱,会爱则是门艺术。有爱,会爱是真正教育发生的前提。所以,懂爱,会爱也是成为真正教育人的前提基础条件。
命运让我认识了一位体制内学校的校长,他用行动把“真爱”演绎到了极致。我认识这位校长的时候,是他创办学校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他需要筹建学校图书馆,需要大量购置书籍,于是这位校长首先做了这么一件事。发动学生、家长和老师,分别提交书单,他们想读什么书,就按这个购置书籍。我问,“为什么是孩子主要提交书单?”答曰,“孩子最知道需要读什么书,也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书啊。”于是,第一批,10万册就这么轻松搞定了。10万册图书填满了图书馆的每个角落,尤其是还有大量的原版进口书籍。于是,有老师提议,我们要好好管理好这些图书,选聘一些好的专业的图书管理员。于是,这位校长就问,“这么多图书的图书馆正常需要几个管理人员?”“四个,或五个吧?”“那每个人一年需要多少工资?如果我们把这些钱用来购买更多更好的书籍如何?”“那书被偷了怎么办?“”被偷了好啊,那说明他们喜欢读这些书。“于是,这个图书馆从开始就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但一年过去了,听说书不仅没有少一本,一年还多了几千本。
用相信和尊重点燃自己,更照亮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
02
真正的教育人一定是善学会学的无知之人,亦即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现实中最悲哀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这些人不仅不知自己无知,且还很狂妄自大。最近有篇微信文字很火,说“教人读书的人最不喜欢读书”,看后有点难受,但更无奈,但这是事啊。
我一直有个观点,教育人自己最需要被教育。这不仅是为了在孩子面前能有权威,这是因为我们的确在孩子面前很多时候是没有资格做老师的。但我们对此不知道,也就是说对此很无知。
无知会导致虚幻,虚幻导致狂妄,狂妄导致功利,功利会让我们忘记了敬畏。
做教育,如果没有了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教育),我们可能一开始就已经踏上了自我毁灭之路。这种情形下的“教育人”其实是不能称呼为教育人的,这个时候的“教育人”不仅在毁灭自己,更是在毁灭别人,尤其是孩子和伟大的教育。因为,没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有谦卑,没有谦卑,就会不由自主地偏离教育的本原,就会偏离生命的本质,也就不会再继续学习和修行自己。
崇尚甚至迷信权威,在教育界似乎有深厚的积淀,所以就有各式的名师名家名校评比。“有权威就没有真的教育”,克里希那穆提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刺痛了DE。当我们忘记了敬畏,就很容易把自己置于权威的位置。不仅自己能得到心理的满足,也能有效迎合客户的心理诉求,促进业绩的提升,能有效推动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说这些,并不是想批判和挑衅权威,真正的权威值得尊重,但真正的权威大都特别谦卑。我这里说的是那些不懂得敬畏,教育见底也不怎么地的那些“权威”。
越是不怎么地的学校和教育人,他们越是觉得自己怎么怎么地。工作中,有幸认识一些真的教育权威(算是大师吧),他们的卑微甚至到了尘土。身上的孩子气比孩子还孩子,比顽童还顽童。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体制内的*军校长,他处理的一件事就让我感触颇多。
这位校长特别相信学习的自我管控能力,因此,学校稍有所谓的考试,即使是不得已安排的统考,学校也没有老师监考的。有一次区里统考,有几位同学在现场抄袭同一位成绩较好的一位同学,被抄袭的这位同学也很有个性,也可能是因为影响了自己的做题,她一生气把答案写到了黑板上。这下子可把主管的老师吓坏了,这还得了,大事件!汇报到校长这里,校长对老师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事我扛着就是了。”写答案的孩子也很紧张,考完后战战兢兢来见校长,满以为会一顿臭骂加上严格惩罚,但校长就说了问了一句话就过去了。“真好玩,你能告诉我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会有很多局限,尤其当我们进入了教育行业。当教育者把自己置身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关系中,教育者的局限就更加凸显。我们真的不了解孩子,也不能算真正懂得教育,就这样,我们都还以教育者自居。在此时,教育的责任就是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并勇敢地去克服这些局限。
我们很多人(也包括我),曾经无限迷恋知识的累积和(应试)技能的训练。但当互联网、AI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候,当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的那一刻,我们人类应该惊醒了。教育不是知识的累积,也不是机械技能的训练。
而在此刻,我们更应该摒弃偏见,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思考,另一方面解放孩子,让孩子自己能在不一样的经历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这样,让小宇宙的能量得到彻底的释放。
还是这位校长,看看他是如何处理孩子在学校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学校是不准许让孩子在学校上网的,也不能用手机的。但这位校长认为,“孩子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手机、游戏、互联网等是这些孩子未来生存的必需能量。我们剥夺了他们使用这些权利,其实是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利和自我生长机会。”
03
真正的教育人懂得“知行合一”和“言传身教”的真正含义,并随时随地用践行为孩子做好示范。
中国老祖宗的智慧的确博大精深,比如现在让亿万家庭头疼不已的教育问题,老祖宗们就用四个字就概括了——“言传身教”。当我们教育人尤其是父母老师真正明白言传身教的本质和深刻意义后,其实教育的很多问题,尤其是根本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 “教育人”自己过得一团糟,生活、工作中充满着怨恨、焦虑和恐惧。试问,自己在焦虑、控制和怨恨中生活,哪来的优雅生活?哪来的善良和美好?自己没有善良和美好,又怎能把善良和美好带给别人?怎么把美好带给孩子,带给学生?这个时候,这个教育者的话和他的教育没有任何意义,或只有反向的意义。这个时候,他们告诉孩子,告诉他们的学生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个时候他们就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上梁不正下梁歪”,教育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就是那个上梁。在浮躁不已,功利疯狂的当下,真正的教育人需要冷静下来,用身心去思考和践行真正教育的智慧,去行动为孩子做好示范,去践行真正的教育。
知行合一,不仅是教育人最大的自我突破瓶颈,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但真正的教育人懂得自己更需要被教育,更需要自我教育,懂得自我突破。
真正的教育人当一个教育者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教育责任的时候,当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生命的时候,我们就真的开始了真正的教育,更是开始了自我教育。
教育圈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教育就是唤醒”,但再好的教育也唤不醒装睡的人啊。现实生活中,教育者可能是最能头头是道的人了,但行动呢?也许,我的这篇文章会招来教育工作者和一些机构的谩骂,骂的好,骂,说明我说中了痛点,不痛,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但我相信,真正的教育人应该不会骂的。
我时有想象,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适合做教育,都能成为教育人,那我们的社会将是怎样的美好?

扫一扫分享本页
编者按全美创业教育调查是美国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历史最久远、最具综合性的调查。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和类别、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探究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态,不仅有助于推动美国创业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也对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业精神、活力和灵活性的经济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初创企业是美国经济...[详细]
2018年12月17日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