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虐童在美国幼儿园很少发生?探访美国幼儿教育的3个“秘密”
来源: 蜂窝儿童未来 作者:佛州倪妮 时间:2019-10-15 文档编号:15711489174501
来源:蜂窝儿童未来(ID:fengwoschool)
作者:佛州倪妮
编者按
这是一个在中国的博士,国内某大学的副教授,10 多岁男孩的妈妈,在美国成为幼儿园老师的故事。
前一篇文章我曾介绍,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曾在国内任大学教授的我,在美国一家蒙台梭利幼儿园当起了幼儿老师。一个月过去,繁忙辛劳的工作使我几度产生了离职的愿望,而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以及对美国幼儿教育的好奇,使我坚持了下来,并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美国幼儿教育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方方面面其实感触很多,目前觉得最主要的有以下的几点:一是,安全第一的意识;二是,文明习惯的培养;三是,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操场
01
安全第一的意识
相对美国别的行业,幼儿老师的门槛要求不算高。
带班老师(Lead teacher)需要有大专以上幼儿教育专业的学历,三年以上的经验;一般的助理教师(Assistant Teacher),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作为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我在幼儿教育这块是空白,曾经的学历和经验毫无用处,只能从助理教师做起,入职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
开学前,每个老师需要先获得First Aid和CPR(初级救助和心肺复苏)的培训资格证。入职之后,还需要在一年内完成40小时的幼儿教育培训和州测试(内容包括法律规章、幼儿健康、幼儿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在日常的实践中,可以看到老师们是如何严格遵守卫生章程的。
同事曾给我认真演示了如何正确换尿布:先必须对桌台进行消毒,再用干纸巾擦干;洗手,戴上一次性手套;脱下孩子的尿布,用一次性湿纸巾擦拭孩子的身体;再换上干净的尿布。最后脱下手套,再消毒桌面,洗手、戴手套,换下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尿布里有屎,则需要用一次性手套紧紧将尿布包裹住,再用塑料袋缠好,扔到室外的垃圾桶里。
换尿布的程序1、2
再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摔了、碰了,这个打了或者咬了那个了,我们会觉得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边的要求是,无论事情大小,看不看得见伤,必须进行报告。一份给家长,一份学校留底,必须保存一年以上。孩子自己的摔伤,称之为accident(意外),互相之间的磕碰,称之为incident(事件)。
报告的内容包括孩子的名字、性别、年龄、事件发生的地点,采取的措施(是否对伤口进行清洗,有没有用邦迪,是否对孩子进行了安抚或教育,有没有联系家长,等等。)
孩子之间的incident,比如A孩子咬了B孩子,就得做两份incident,一个孩子一份,但是不得透露另一个孩子的名字,只能写another child。
事故/事件报告1、2
我就想,也许这也是为何虐童在美国幼儿园很少发生的一个原因。孩子身上如果有了伤,这个伤怎么来的,你得解释清楚。
学校还规定,任何教室随时必须有两个老师在场。有次同事带2岁的孩子上厕所,我随手关上了门,她又打开了,并告诉我,这么小的孩子,不必关门,而且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开着门,所有同事都可以看得见你,以免被控虐童之类。
开学之前的会议,我们就在虐童举报的文件上签了字。想想看,要是在幼儿园敢这么做,同事也不敢替你隐瞒啊。甚至,如果家长或监护人虐童,老师也必须举报,否则要承担责任。
另外,Evacuation(防火疏散)、Lockdown(遇空袭或威胁时的禁闭)、Shelter-in-Place(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躲避)等安全训练也是每月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这里工作其实满紧张的,真怕一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情。但渐渐地成为习惯后,也就知道具体情况该如何处理了。
小朋友的手工
02
文明习惯的培养
我们常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报道中国人如何不守规矩,比如爱插队、大声嚷嚷、争抢食物,甚至随地大小便等等。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并非如此,只不过被媒体放大了而已。同样的,美国人中也有一些不讲文明的。但美国幼儿园的文明礼仪的教育,让我感受特别深刻。有时看到不文明的人,心里会想,他们应该到我的幼儿园回炉。
幼儿园每天早上7:00开门,下午6:00关门,但家长可以按照自己的日程进行灵活安排。有些孩子来得早,离开得早;有些来得晚,走得晚。
由于每天严格的时间表,孩子们差不多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同时,在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之前,老师会先进行教育。
比如,户外玩耍之前,会让孩子收拾好手头的东西,自己进行整理,放回原处。然后,全部坐在Circle的线上,谁先安静下来、坐好,先叫谁的名字,再到门口好好排队。到门口后,再重申规则,比如玩耍中要遵守秩序,不能推别人,不能打架,等等。
吃饭之前也是如此。先让孩子收拾好手头的工作,再坐好,再一个个叫名字,拿上自己的饭盒,到门口排队。吃完后,要自己收拾桌上的垃圾、洗手,才能再回到教室。(美国幼儿园一般是不提供午餐的,需要孩子自己从家里带。但会提供一些零食。)
洗手也是严格遵守卫生习惯。孩子们排队,先冲一冲手,然后抹上洗手液、揉搓,再用水冲干净,最后用纸巾擦干。
小小孩学习做清洁
因为毕竟是孩子,有时难免会有不遵守规定的情况发生,每个班都有那么两三个不大听话的孩子,但总体而言,是很有秩序的。
不仅大孩子如此,18个月到2岁的孩子,也严格执行这些程序。这自然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吃完饭后,大人帮忙收拾桌子肯定要快得多。但老师们会先让孩子去做,实在做不到的才帮他们完成。
当我发现,2岁的孩子吃完饭,知道清理桌面,并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真的特别感触。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不能学,你就应该为他们包办一切——事实上,他们什么都能慢慢学会,只是,教育者需要特别有耐心。
老师教小小孩切水果
03
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美国老师对孩子的尊重,首先体现在记住孩子的名字。我的每一个同事,都知道全园80多个孩子的名字。在入职的第一周,这个问题曾经非常困扰我。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的白人都长一样,所有的黑人也都长一样。
开始的两天,我在3-4岁的班级。第三天,我被调到18个月到2岁孩子的班上。最后,我被安排在4-5岁孩子的班上。两周内转了三个班级,我奇迹般地记住了50多个孩子的名字。其实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就是强行将他们的长相和名字安在一起的。
孩子们做了正确的事情,比如帮忙收拾了玩具、饭桌,老师都会说:“Thank you.”有时可以感觉到,孩子明明不大情愿。可是,当老师说,“请你清洁一下桌面,谢谢”,孩子就会很乐意地去做。
practical life:学习实践技能
蒙氏教育的一个特点是给孩子很大的自主性,有很多时间自己选择喜欢的科目和教具,自己进行练习。一到活动时间,孩子们有的画曲线,有的搭积木,有的拼字母,有的做数学……我们称之为work。老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把控全场。比如有些孩子太闹了,玩着玩着打起来了,需要加以制止。一开始我的感觉是,这老师当得也太舒服了些,都不用教。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
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慢。有些孩子,已经会简单地组句、20以上的数学计算,有些孩子则连基本的字母都不会写。有些孩子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work,有些则在教室里晃荡半天,不知道该做什么。而且,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孩子也是如此。涂一涂彩虹啊,连连线啊,多开心。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同事吉丽莎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有的孩子选择了过于简单的任务,她会说:“你应该找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然后就会帮忙找到一个适合该孩子的工作。比如凯,书写能力已经很强了,很多时候,她就让他完成他的练习册,上面有单词的识别、拼写。比如维多利亚,虽然已经五岁,才入园两个月,什么都不会。有次我给她找了个单词和图片搭配的任务,她则悄悄跟我说:“She’s not ready for this.”(她程度还不到呢。)然后给了她一个连线的任务
孩子们的课后活动
慢慢地,我也就知道了各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程度以及适合他们的任务。维多利亚缺乏自信,很粘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会过来找我,说:“Can you help me?”有时很简单的任务,她能够自己完成的,也要我的帮助。我会耐心地演示给她怎么做,并且一遍遍告诉她,你可以做到的,你要相信自己。有一次,她终于写对了一个T,我很开心地夸了她,跟她说,你看,你自己能做到的,我一直相信你可以做到的。我还给了吉丽莎看,吉丽莎也表扬了她。渐渐地,我发现她变得开心起来,户外活动时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脸上开始绽放光彩。这时,我真的有了一种成就感。
给孩子过生日
想到自己在大学任教十多年,曾一度怀疑教育的意义,而此刻,面对如此稚嫩的生命,才明白,可能你的一些行为,真的能够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一个月我工作得非常辛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的改变,看到他们无条件地信任:当我走进教室时,他们总是一个个过来拥抱我,有些孩子会说,我爱你,我想你。另外一个学中文的班级,无论何时看见我,都会大喊:你好!你好!这真是最感人的时刻。
祖父母节邀请祖父母参与活动
本文转载自蜂窝儿童未来(ID:fengwoschool),超过10000名新生代父母的选择,拥有产品:蜂窝儿童大学在线课程。

扫一扫分享本页
编者按全美创业教育调查是美国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历史最久远、最具综合性的调查。全美创业教育调查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模式和类别、创业教育项目资金来源、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探究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动态,不仅有助于推动美国创业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也对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业精神、活力和灵活性的经济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初创企业是美国经济...[详细]
2018年12月17日15:24